一般感冒(維他命C療效的實驗) 

作者﹕萊納斯.鮑林博士(Dr.Linus Pauling)

 有關維他命C療效最有力的研究是阿斯佛拉(Asfora, 1977)的實驗:他將各30克的維他命C及安慰劑給了1 3 3位受試者(醫科學生、醫生或是在巴西柏南布哥洲的診所病患),這些受試者已回報確定患有正發展中的感冒。

維他命C的發放是1,000毫克的發泡錠,並指示每一天應服用6粒(一次2粒,一天3次)維持5天;安慰劑的發放也以此方式作業。有些病患在感冒第一天服用,有些在第二天服用,其他人則在第三天服用,如下圖所示:


(圖 :博思智庫 提供)

在治療失敗的組別中,受試者會患有繼發性的細菌感染,平均會不舒服長達15天的時間。該組人數的分布為:第一天服用維他命C組有13%、第二天服用的組有20%,而第三天服用的組有41%(安慰劑組為39%)。

每一組剩下的人中,沒有併發症的人平均生病天數,以第一天、第二天及第三天服用藥物來看,分別為1.82、2.71及5.10。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,在第一天或第二天開始服用的人,每一天服用6克的劑量,是所有人中感冒被完全抑制的族群。

我們已經看過有關每日攝取維他命C 可防禦感冒加重或減緩感冒症狀的3 0篇研究,有研究人員認為維他命C可以降低感冒的發病率及嚴重性:利茲爾( R i t z e l ) 的研究中, 每位男學生每一天攝取1 克的維他命C , 降低約4 5 % 的發病率(每人感冒次數),而個人感冒的嚴重程度也降低約3 0 %(每人感冒天數)。

其他研究顯示只有些許降低發病率:安德森(Anderson)說明,只針對感冒初期察覺到的少數症狀來看的話,很難判定該病人是否真的得到感冒。

在後面的表格列出了16個實驗的結果,包含我所了解的有符合特殊項目的實驗。其中之一是在一大群受試者裡隨機選出尚未生病的人,規律地予以服用抗壞血酸,並維持一段時間。

但是由馬賽克等人(Masek et al., 1972)所做的研究不包含在內,因為服用維他命C的受試者是在一礦坑工作的工人,而安慰劑組的受試者則是在另一個礦坑工作的工人;如此一來,外在環境條件的不同會影響這些工人,例如本來就比較健康或本來就身體很差的人,實驗結果會無效。

在所有實驗中,只有一個實驗發放類似於維他命C的安慰劑、藥片或膠囊給受試者。

唯一的例外是由葛拉茲布魯克及湯姆森(Glazebrook a n d T h o m s o n ,1 9 4 2)仔細完善引導的研究:男生被分成7組,且在7家不同的餐廳用餐,實驗是在其中一組或多組的食物(可可或牛奶)裡添加抗壞血酸。


(圖 :博思智庫 提供)

在這1 6 個實驗中所減少的感冒人數比例變化有1 ~ 6 8 % , 而對於每一天攝取1, 0 00或2 , 0 0 0 毫克的量,是否會比只攝取7 0 ~ 2 00毫克的劑量有較多的防護力,則沒有明確的證據。

這些研究中,最弱及最強防護力的結果是在以士兵為對象的實驗當中出現。皮特與柯斯垂尼(Pitt a n d C o s t r i n i ) 的實驗對象為南卡州兵營裡的海軍新兵,研究結果顯示維他命C對於感冒並沒有防護效果,但卻對肺炎有相當顯著的防護力。

賽比斯頓與拉東姆斯基(S a b i s t o n a n dRodomski)是在有較嚴重情況下做的研究,對象為北加拿大住在帳篷裡的軍人;相較於南卡州的研究結果,此研究裡的感冒人數為前者的3倍。

造成此差異性的可能解釋為,南卡州海軍新兵所配給的維他命C劑量比加拿大軍人來得多,因此所得到的防護也比較多。

或許更貼切的解釋是由安德森、比頓、柯雷和史貝羅(Anderson, B e a t o n , C o r e y a n d Spero)在1975年所做的研究結果:

就算維他命C的追加劑量為每一週只服用500毫克的藥片,也就是每天約70毫克,防護力為25%。眾所皆知的是,加拿大居民所吃的食物中,維他命C的平均攝取量相較於美國來得少。

為何多數控制完好的實驗會無法證明維他命C有預防能力或療效,其主因在於它們設定的攝取量太少。

這就好像醫生或營養師錯誤的推論:既然一小劑量的維他命C可以治療壞血病,那為何需要超大的劑量來治癒感冒呢?

即便如此,這16個研究降低感冒人數數值的平均數約34%。在規定每一天服用70~200毫克抗壞血酸的5個研究中,其中降低感冒人數的平均值為31%;而其餘每一天只服用1克或更多劑量的1 1個研究的平均值為4 0%。

我們因此可總結:即使是追加維他命C劑量,不論是每一天1 0 0或2 0 0毫克,都會產生相當大的數值,而攝取更高的劑量可能會使數值也增高。

在這篇文章中,不在我認定標準範圍內的研究,不僅是因為它們規定的服用劑量太少,而且服用維他命C的時間也不夠長。

另外,不同人會有不同的需求,也就是不同的生物化學特性;在這一點上,這些研究人員欠缺考慮。生化特性的要素,在第十章標以「維他命C與精神分裂症」的實例中有清楚的說明。

口服的維他命C標準值為1 . 7 6克,會在服用後6小時內經由尿液排出,該數值的變化會從約2%到約4 0%;出現這極端表徵的病患,可能對於用維他命C控制感冒一事有不同的反應。

我會在下一章對於羅柏特. F . 凱斯卡特醫生( D r . R o b e r t F .Cathcart)的研究多做說明,他在配給感冒病患維他命C的劑量上有大量的經驗。

他對於數千名病患的觀察讓他得出一個結論:要用多少劑量的維他命C來控制由病毒傳染的疾病,要從疾病與病患本身性質來做決定。他在1981年發表的報告中建議,不要有「用才幾克重的維他命C就想治療『100克感冒』的想法」。

凱斯卡特發現,用以控制病毒感染所需的最剛好的維他命C攝取量,應逐次增加到發生軟便為止——要注意提升維他命C的攝取至充分足夠的高劑量,會有通便的效果。

這種「維他命C飽和量滴定法」據他所說,健康正常的人在每24小時攝取4~15克之間的劑量,而之後若他們得到病毒感染的疾病,則提高劑量為每24小時超過200毫克。伊文.卡麥隆醫生(Dr. E w a n Cameron)也對癌症病患做了類似的觀察研究。

現在我們可以知道,要做維他命C與感冒之間關係的實驗是很困難的,劑量的多少應該以每個人所能接受的維他命C飽和量來決定。

用適當的維他命C飽和量來配製相配的安慰劑是可行的,但要達到百分之百有效的實驗,攝取高劑量的維他命C會很難取得理想結果。

我已收到數百封民眾寄來的信,他們提到在開始依序使用500毫克、1克、3克、6克或更多維他命C後,已有多年沒有得過感冒。

我們知道那些從沒有得過感冒的人中,有6~ 1 0%的人在飲食上有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。

值得相信的是,其他6~10%的人所攝取的劑量接近於這樣的抵抗力:每一天保護他們免於感冒的500毫克;其他族群可能需要每一天服用1,000毫克,而有些人甚至需要更多。

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保護自己免於感冒。得到感冒並讓它發作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徵兆,它在提醒你沒有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。

從現有的實據來看,我確信維他命C比起感冒藥供應商所建議使用的止痛劑、抗組織胺劑或是其他危險的藥物來得好。

每一天、每個小時,電台或是電視台的廣告都在瘋狂的推銷各種感冒的治療藥物。

由於未來有更多值得進行的研究,我希望在電台或電視上可以有更多在維他命C與感冒上的教育宣導,包含反對使用危險藥物的告誡,如同現在美國公共衛生部門、美國癌症學會、心臟協會及其他組織所贊助之「吸菸有害健康」的廣告一樣。


摘編自 《長壽養生之道:細胞分子矯正之父20周年鉅獻》 博思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o.com(姚達康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